本文转自:邢台日报
林肃琦
阳光洒在老街上,洒在人们身上,暖洋洋地有了春的气息。过新年,街上的人多了起来,嘈杂声也随着人流起起伏伏。逛到老东街口,忽然有一个画糖人的小摊,映入眼帘。久违了,我心中一阵惊喜,这不就是儿时朝思暮想的糖人吗?
摊主是位花白胡须的老人,坐在马扎上,斜靠着城墙,眯着眼睛,清晰的皱纹掩盖不住慈祥的脸庞。旁边是一个小火炉,锅里的糖汁还散发着热气。
老人的前面有个半米高的方形木箱子,是操作箱兼展台。箱子边缘钻有两排小孔,画好的小糖人,用竹签插在小孔里,大多是卡通人物,大头娃娃,龙、蛇、兔等十二生肖,形状各异。台面上还摆着泥燕子、蹦猴、纸风车等儿时熟悉的手工小玩具,花花绿绿,满满当当,童年的记忆一下子浮现在眼前。
记得小时候,最高兴的事就是约好小伙伴,带上零花钱一起到镇里赶年集。我们买上一两封小鞭炮,剩下的钱就是买零嘴,各种糖果,冰糖葫芦、香瓜子、炒花生,虽然琳琅满目,但手里的钱也只能买上一两件,经济实惠的还是买糖人。
我们在人群中穿梭,寻到画糖人的摊子,不买的也要看个热闹。记忆中,画糖人的也是一位老人。我最喜欢孙猴子,每次都摆孙猴子腾空的样子,让画糖人的老爷爷照着画,老人的糖人也做得栩栩如生,真似在腾云驾雾。
糖人做好后,我们举在手里,在人群里跑过来跑过去,相互指指点点,评论一番。炫耀过后,也不舍得吃,慢慢把玩够了,你看着我,我看着你,tp钱包再嘎嘣嘎嘣,一小口一小口,细细品尝。甜甜的糖人陪着儿时的年,总觉得那么短暂,那么难忘。
这时,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:“爸爸,看,我要一只小猴子。”一个六七岁的男孩一手拉着他的父亲,一手指着老人的摊位。
我随着这对父子围上前去。老人端坐,戴上一顶帽子,笑着说:“好,好,现做现卖,保证让小朋友满意。”老人边说边放好面前的石板。只见老人用汤勺舀起半勺熔化的糖汁,勺子像画笔一样,在石板上飞快地浇铸,轻重缓急间,浇画出的线条就粗细有别。老人手腕非常灵活,动作流畅,一气呵成,不一会儿,孙猴子的造型就呈现出来了。
糖汁落在石板上,黄中透亮,不一会儿就凝固了。这时,老人用小铲刀将糖画一铲,孙猴子一翻身,立刻活灵活现。然后,老人再放上竹签,像电焊一样上下点几滴糖汁,将糖人固定在竹签上,一件艺术品诞生了。
那个小朋友趴在箱子边,翘着小腿,绷着小嘴,瞪着眼睛,一动不动看得出神。等到老人递给他,他才小心翼翼地接起,左瞧瞧,右看看,高兴得笑起来,看样子,也是看够了才舍得咬上一口吧。
只听得“嘎嘣”一声脆响,笑声从小孩子的嘴边向四周荡漾,脸上顿时绽放成花朵。多么熟悉又温馨的画面,总感觉会随着时光渐渐变得遥远,可每一次见到,心都会在浓浓的甜意里回到从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