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转自:长江日报
蒙古族
一盘炸果子里的汉蒙爱情
□ 长江日报记者周劼
蒙古族大学生乌仁家过年的序幕是由奶奶罗香玲炸果子拉开的。黄油、嚼口、面粉、鸡蛋等融合成的黄色面团,被奶奶魔术师般的手擀平、切块、扭捏拉伸成漂亮的形状。成形的果子一个个滑入油锅里炸至膨胀,油声呲啦,香气弥漫。炸好了,金黄的果子抖落一身油水,掉在盘子里发出一声脆响。
乌仁说:“我们这边蒙古族过年家家炸果子,但奶奶做的最好吃。”
■ 一手做馒头花卷,一手做涮肉奶茶
罗香玲是汉族人。1968年,19岁的她随着几百名北京知青来到内蒙古,又跟8名老乡一起在锡林郭勒盟落户。像一颗蒲公英的种子,在广阔的天地间飘荡,她从北京飞到内蒙古,生根开花。
炸果子里有罗香玲近60年的人生回忆。“还记得当时老师和同学们到永定门火车站送我们,我心里真是又期待又害怕。当时一点儿也不了解锡林浩特,没想到竟在这里安了家,过了一辈子。”
罗香玲初到草原,一边学着牧牛牧羊,一边跟着牧民学厨艺。冬天牧区没有水,只能煮雪吃雪,她一开始受不了,后来慢慢习惯。过年时,她跑去当地牧民家看人家炸果子,看着看着就学会了。
除了炸果子,她还会做很多蒙古族的饮食。乌仁到武汉读书后,才发现自己家的饮食其实蒙汉参半,“奶奶很会做面食,馒头、花卷、面条、包子、糖三角做得比较多;也常常煮肉、涮羊肉,早餐必须喝奶茶。就这么蒙汉餐食混着”。
乌仁家每年团年饭的菜品时有变化,但奶奶做的炸果子一直都在。
■ 无论草原多么宽广,总有一个蒙古包为我亮着灯
当初下乡的知青大多回北京了,罗香玲为什么留在了草原?
她将油锅里的果子翻了个面,时不时拨弄一下,“这里的景美,人也好。有一次我放羊迷了路,牧民家的老阿妈就站在山头迎我,这才让我找到了回家的路。那时我明白了,无论草原多么宽广,TokenPocket官网总有一个蒙古包为我亮着灯,我总是能找到家的”。
说起往事,罗香玲来了兴致,“我还有一些当时的照片”。她在围裙上抹了抹手,从卧室拿出几张泛黄的黑白老照片。“这张是我当年在草原上骑马的照片。”罗香玲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。照片上的少女笑容灿烂,穿着蒙古袍,拿着套马杆,活脱脱一副蒙古族少女的样子。“草原真的很美,骑马驰骋在草原上让人感到特别的自由和舒适,我很爱锡林浩特,爱这里的草原和风景,在我心里,这里已经是我的故乡了。”透过温暖的灯光和炸果子的香甜气味,乌仁看见奶奶的眼神充满眷恋。
■ 爷爷和奶奶的感情就像芳香的蒙古奶茶
当年,罗香玲在乌仁太奶奶家放牛赚工分。这家共六个孩子,行二的白音青总帮她把牛放回去。她觉得这蒙古小伙子忠厚老实,草原生活也十分舒心,留了下来。
认识罗香玲时,白音青刚20岁。乌仁说,爷爷平时说蒙语,但和奶奶交流时会说汉语。奶奶会的蒙语不多,不像爷爷说汉语那样溜。
在锡林浩特,蒙汉通婚组成的家庭很常见。乌仁说:“爷爷和奶奶彼此惦记着对方,他们的感情就像一杯芳香的蒙古奶茶。他们俩一开始并没有那种爱情火花燃烧的感觉,更多就是温暖平淡,好好过日子。”
乌仁还记得太奶奶和北京来的太姥姥。“太奶奶很温柔。我太姥姥后来也来锡林浩特住过一段时间。”如今,乌仁的姨奶还生活在北京,两家人经常来往。三叔一家也工作生活在北京,“这两天三叔一家也回来了,一下子热闹了好多”。
从牧区进城后,奶奶当了售货员,爷爷在水利管理局工作,乌仁家族从此定居在城市。“家在城市,心在草原。”奶奶说。
透过奶奶的眼神,乌仁仿佛能看到当年那个扎着双麻花辫、笑靥如花的汉族少女,看着那个瘦削干练的蒙古族小伙子赶着牛羊,从草天一色的天际线缓缓走来。
策划统筹:谌达军 陈玲 通讯员:蔡赵冠宇 彭海云
长江日报、中南民族大学联合推出